习近平思想方法论的三大特征
汪信砚;习近平思想方法论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征:一是着力于解决思想方法问题,强调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由此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强调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强调要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求人们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三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作为习近平思想方法论核心内容的“六个坚持”分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自强不息思想、革故鼎新思想、务实笃行思想、整体辩证法思想、天下大同和天下为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利己个体、自由竞争与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王永香;王博;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构成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社会之历史必然性的逻辑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由主义的现实机制因其对个体利己自由的承认和保障而将人塑造为利己个体,即狭隘地追求私人利益而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的个人。利己个体的普遍存在必然导致在商业活动中展开的每个人与每个人的对立与斗争,这种自由竞争的后果是多数个体事实上无法利己,大多数人沦为无产者,而无产者因其在竞争中日益处于绝对劣势和无力地位,其利益更将为竞争所否定。无产者的利己需要逐渐同竞争、同利己个体的存在相对立,利己个体走向自我否定,旨在消灭利己个体和自由竞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将在社会中消灭自由主义的原则和机制,并用共产主义的原则、机制取代之,只有在每个人都不只是追求私人利益而是追求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条件下,每个人的私人利益才能真正得以保障。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对今天反对各种形式的自由主义而言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政策体系建构
郑维伟;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围绕总目标,党中央专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作为前线指挥部,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掌握议程,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其他领域改革,探索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规范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民主法制领域依法授权重大改革试点,为其提供法律依据,文化体制改革协同推进。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保证,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义、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
肖光荣;罗嘉宁;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巨量化数据、多模态融合、强人机交互等特点给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带来拓展内容、丰富表达、创新主体等积极影响。同时,生成内容真伪并存增加了党的意识形态甄别难度,话语表达良莠不齐降低了党的意识形态解释精度,人机主体主从错位削弱了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力度。面对这些消极影响,应该规范生成内容以增强理论甄别力,改进话语表达以提高现实解释力,协同多方主体以加大话语传播力,从而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周边安全秩序演进的新态势和治理新议程
刘向洋;中国周边是大国并存、利益交织的地缘热点地区。受地缘危机外溢和中美战略博弈升级的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秩序在延续与变革中呈现出复杂的演进态势。为大国崛起塑造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需要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践行周边安全共同体理念和落实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关注重点议题和关键节点的治理:一是加强大国间的协调合作,引领周边区域安全格局的有序演进;二是增进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夯实周边区域安全共同体的基础;三是优化安全治理机制的供给,提升周边区域安全治理的效能;四是增强科技赋能安全保障,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通过构建周边区域安全治理的新议程,探讨周边安全治理的创新之道,携手周边国家共同描绘友好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新蓝图。
郑观应国际观探析
黄海蓉;郑观应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晚清士人,在把握时局变化及参与实业实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观。郑观应国际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舞台是弱肉强食的“角斗场”、国际列强劣性不一应对策略应有区别、掌握国际交往主动权须是兵战与商战并重以及融入国际社会才能更好谋求国际地位等。郑观应国际观为客观理性洞察国际大势、更加笃定做好中国的事情以争取更大的国际主动权以及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决心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经验启示。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21